对于学生们来说,终极目标就是高考,12年的寒窗苦读只是为了最后的高考,不过当下的学生数量着实不少,2021年高考生人数为
对于学生们来说,终极目标就是高考,12年的寒窗苦读只是为了最后的高考,不过当下的学生数量着实不少,2021年高考生人数为1078万,2022年人数直接涨了115万,变为1193万人。
这说明了什么问题,家长在重视教育的同时,学生本人也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,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明显,学习压力大、竞争力大、高考难度也很大,有人说到了2023年高考,人数可能会破1300万人,可想而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竞争力。
2023年高考难度增大?学生多少分能上本科?猜测这个数
当下的求职、找工作以及企业的招聘名单上,大家都能看到一种现象,对高学历人士的喜爱,所以有些同学挤破头皮都想进985/211这样的大学,学生有想法是很好,但是难度也不小。
高考报名人数增多,各个省份的报考难度也不同,所以上岸率还是有些差距的,就像985大学的录取率,仅有1.62%,所以想要上名校,还是要看学生的分数。
2022年的高考,相比复读生还是历历在目,很多题型都十分刁钻,数学语文包括其他科目都一样,知识点复杂,题型难度偏高,语文在作文的编写上,更是让人摸不到头脑,有人直言,目前的语文作文,上到红楼梦下到围棋,想要写好语文作文,没点知识储备真不行。
2022年高考结束后,很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说,题海战术或将不受用了,也有人预测,2023年高考难度会再一次升级,学生想要考取理想大学,大概需要多少分?
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对23年高考做了相关预测,高考大省例如山东河南河北,分数线约为445分左右,照比其他城市还是高出一些,其他城市分数线约为400分-430分左右,如果想要成功的考上本科,起码也要达到400分,低于这个分数,还是没什么希望的。
眼尖的同学可能发现,今年预测的分数线和往年分数线的区别不是很大,所以学生们稍稍可以放宽心态,按照平时的步调学习即可。
踩分过本科线的同学要注意,这几点不能忽略
对比以往几年高考的分数线,如果觉得自己是徘徊在分数线边缘的同学,可能就要注意了,被录取的情况不是很大,报考时也有一定的难度,所以学生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。
家庭经济:本科院校有了很大的改革,一些民办三本院校也升为了二本,如果学生想要考这些大学,那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费问题,因为民办院校的学费大多都很昂贵,从1万到几万不等,基本不在普通家庭的承受范围内,家境普通可以考虑一些公办院校,压力不是很大。
调剂问题:填报志愿时会有是否服从调剂选项,很多学生都会选择服从,这也导致自己出现滑档以及调档情况,如果学生有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,那么则可以不用勾选,但是如果就想上本科,但对专业没有要求,勾选还是有好处的,因为会增大被学校录取的概率。
复读情况:对于高考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,复读可能是自己唯一的选择,但是复读也要根据自己的意愿来,平时成绩不错但由于某些意外原因造成成绩不理想,则可以复读一年冲刺一下,但如果本身就是学渣,高考成绩不理想也不必花费一年的时间再复读,可以去学一门技术,将来也会有好的出路。
2023年高考剩两个月,学生要注意什么?
2023年的高考真的不远了,不知道同学们都复习到什么程度了,受大环境影响,学生们这几年的学习也得不到好的保障,但这不是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借口,因为依然有人是佼佼者。
在最后的两个月的时间里,每一个人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,不要过分的焦虑和忧心,心情好才能让自己更好的融入学习中去,但是也不要忘了学习。
日常多背背古诗单词,将不会的公式抓紧吃透,只有成绩的保持稳定才能在考场上稳定发挥,有人说这时候的学生已经不适合点灯熬油苦读了,是的,三年的学习生活,相信学生们对一些知识已经烂熟于心,如果这时候还处于基础状态,那么短期内也无法学会。
在最后的冲刺阶段,要懂得劳逸结合,既不能放松学习,但也不能过度的紧张,在原有的基础上将知识点巩固记牢即可,保持正常学习节奏,不放松不放弃,平稳进行则是最好的。
简而言之,高考是一次重大的考试,学生能够考上什么样的大学,也都在此一举,学生期待家长老师更是期待,希望每一个同学在最后的阶段都能严阵以待,争取高考取得好的成绩。
今日话题:你觉得高考分数线多少算合理?欢迎留言讨论。
(图片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谢谢。)
TAG:学生,分数线,本科,语文